河北卢龙:“让科技在山谷里生根发芽”

新闻要闻 2025-09-14 17:42:52 3179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碧琦

  “怎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河北科学家呢?”“杂交水稻是怎么培育的?”日前,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左右山谷景区华夏脊梁馆内,卢龙一群来自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大寺小学的让科呼吸相通网孩子屏息凝神,在AI数字人技术构建的技山时空中,怯生生地向钱学森、谷里袁隆平的生根影像发出稚嫩的提问。

  “AI生成的发芽回答不仅包含真实史料,还融入科学家经典语录与人生智慧,河北孩子们在沉浸式互动中可以感受到科学精神的卢龙传承与科技赋能文旅的无限魅力。”该景区负责人张斌告诉记者。让科

  同样坐落于景区的技山科技体验馆,每一件展品都如一把钥匙,谷里为山村里的生根呼吸相通网孩子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我看了实验秀,发芽上了科技课,河北还见到了有趣的机器狗!”寇雨晴是大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的声音里饱含着惊奇。

  刘田各庄镇多丘陵,学生家长大多在外打工,能去一趟城市的科技馆对这里的学生而言很不容易。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接触更多的科学知识,左右山谷景区打造了2000平方米的华夏脊梁馆和科技体验馆,在华夏脊梁馆设置了古今科学家展区、当代科技成果展区、AI交互区等6大展区;科技体验馆引入了无人机编程、宇树科技机器人等科技体验项目。这些只能在大城市科技馆里才能看到的科普展示项目,如今山村的孩子们也能体验到。

  “我们要让科技在山谷里生根发芽。”张斌说,“我们想让山里的孩子们明白,科学就在他们脚下的土地里,在他们呼吸的空气里。”

  展馆内,孩子们操控的飞行器在模拟的田野上空精准掠过,机器人灵活模仿着农事动作。“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开拓山村中小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学科学、享科学、爱科学的兴趣,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对家庭、对家乡、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张斌说。

  变化悄然发生在孩子们的心里。参观结束后,寇雨晴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科技馆让我知道,山外面的世界很大,我要有力量,我要走出去。”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5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本文地址:http://xinzhou.hyjuy.com/html/29e399993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新一轮关税“基本已定不作调整” 美最新表态下暗藏怎样的套路公式?

特朗普政府冻结哈佛大学超20亿资金被裁非法

水滴公司:二季度营收8.38亿元 连续14个季度实现盈利

75岁名医卢振和的“拆弹”日常:患者从“痛得想轻生”到“重获新生”

福建省科协与省文旅厅签约“清新福建·科旅行”

友情链接